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它位於維也納老城的環路上。它建於1861年,由著名的奧地利建築師西克斯鮑和謬爾設計和監督。它於1869年5月15日開業。第一場演出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英美盟國對德國和奧地利進行了大規模轟炸,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遭到嚴重破壞。戰後,歌劇院的重建歷時八年,耗資一億美元。它於1955年11月5日重新開放,演出貝多芬的歌劇《費德羅》;國家歌劇院是一座高大的方形建築,模仿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劇院的風格,由意大利生產的淺黃色大理石製成。前面高大的門房有五扇拱形大門,樓上有五扇拱形窗戶。窗戶上矗立着五尊歌劇女神銅像,代表着歌劇中的英雄、戲劇、想象、藝術和愛情,兩側是騎在天馬上的戲劇之神銅像。
門廳的牆上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魔笛》的亮點。經過維修的劇院設備已完全現代化,更適合歌劇演出。整個劇院占地9000平方米。樓上樓下有1642個座位,後面有567個車站,三樓有100多個包廂。劇場中間是舞台,總面積1508平方米,包括前台、側舞台和後台三部分。舞台總高度53米,深度50米。該舞台可自動旋轉、升降。它有兩個芭蕾舞練習廳和三個劇團練習廳,一個364平方米的排練舞台,10個單人練習室,一個大型風琴室和幾十個演員更衣室。歌劇院還配備了電視和無線電廣播室,劇院內的所有位置都可以放進熒光屏。現場演出可同時向50個國家或地區的廣播電台和9家電視台播出。
休息室和走廊的牆上掛着許多油畫。它們描繪了最有成就的音樂家在最佳歌劇中最精彩的場景,包括韋伯的《魔法彈弓》、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唐璜》、貝多芬的《費德羅》、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理髮師》等。在每幅壁畫的頂部,還有一個音樂家本人的金色頭像。在主階梯附近的走廊頂部,有海頓、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施特勞斯和他的兒子等音樂巨頭,還有維也納國歌劇院成立以來的馬勒、理查德·施特勞斯等前劇院經理的半身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一直聘請那些備受尊敬、技藝精湛的音樂大師擔任劇院經理,而在音樂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永久性的歌劇樂隊,並不惜一切代價聘請世界著名歌手擔任歌劇主角。劇院還規定,不允許表演未知作品或處女作,只有那些早已被認可的傑作才能表演。這些規定和措施贏得了國際聲譽,國家歌劇院已成為音樂之鄉維也納的重要象徵。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欣賞歌劇是成千上萬遊客和參觀團不可或缺的活動。